农夫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大伯是朱元璋 > 第269章 第一课
    第二日一大早,朱旺刚一出门,就看见徐达和常遇春两人,一脸猥琐的朝自己打招呼,让自己过去。等朱旺走到两人面前后,徐达对朱旺道:“我听你让人把食疗馆给查封了?”

    朱旺连忙否认道:“没啊,啥食疗馆啊?我封他干啥?”

    徐达一脸嫌弃的道:“得了吧你,别特么的这些,那食疗馆被封的时候,老子都看到是你的管家老谢带的人,要不是你发话,老谢会去?”

    “得了吧,您俩大早上的找我到底啥事啊?难道那食疗馆是您俩的产业?”

    常遇春连忙道:“去你大爷的!和你个锤子,走吧,今大朝会。”完之后,直接拉着朱旺就走。

    来到奉殿后,几人又躺到了椅子上坐等开会。没一会儿就看见朱标带着朱雄英和朱义来到了奉殿。

    大臣们看着朱雄英和朱义两人,分别站在朱标的两侧,心里都有些纳闷,不知道朱标这是要干啥。

    朱标看了看大臣们开口道:“好啦,你们也别好奇了,从今开始,朱义和雄英一起学习如何处理朝堂政务!”

    这话完后,朝堂上一下就热闹了起来。武将们纷纷议论着:“卧槽,这陛下对吴王一家的恩宠也太大了吧?这是要逆了啊!”

    文臣们则纷纷朝朱标行礼后道:“陛下不可啊!这朱义不过是吴王庶出的儿子,他有什么资格和太子一起学习处理政务?这若是传出去了,不准会国本不稳呐,还请陛下三思啊!”

    听到大臣们的话,朱标面不改色的道:“谁告诉你们朱义是吴王府的庶出?难道你们不知道前些日子,太后已经将吴王侧妃改封为正妃了吗?还是你们压根不把太后的旨意当回事!你们要干什么!”

    见朱标发脾气了,文臣们连忙跪下后道:“陛下!臣等绝无此意啊!可让这亲王之子和太子一起处理朝政确实不妥啊!历朝历代也没有这个先例啊!”

    朱标皱着眉头道:“好好好,按照你们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先例的话,那这事情就做不得是吧!那朕问你们,这历朝历代可有过朱姓的皇帝?”

    “朱义虽是亲王的儿子,可他也是吴国未来的皇帝!朕之前就告诉过你们,吴王的第三子也和朕的王弟们一样,已经带兵出去建立自己的番国了。身为未来的一国之君,同时又是朕的侄子,朕让他和雄英一起跟着朕学习如何处理朝政,又有何不可!”

    这时候户部尚书出来道:“陛下,臣等深知陛下的舐犊之情,可让亲王之子和太子一起处理朝政,确实不合适。”

    随后朱标笑着看了看户部尚书以及一众文臣们,扭头对朱旺道:“大哥,瞧见今这一幕熟悉不?有没有一种回忆当年的感觉?”

    朱旺坐直身体后道:“熟悉啊,怎么可能不熟悉呢?当初叔父封我吴王爵位的时候,他们这些人也是这个反应,当初可是你一锤定音,让我有了吴王的爵位,就是不知道今有没有人来帮你解围了。”

    朱标听到朱旺这话,想到帘时的情况,不由地笑了两声。

    朱旺扭头看向户部尚书道:“刘圭,如果本王没有记错的话,当时你上朝的时候应该是站在第三排的是吧?还是正三品。这些年你爬的倒是挺快的,都正二品了。”

    刘圭开口道:“吴王殿下谬赞了,下官可没您快,毕竟您的儿子都要出去建国了,那您以后可就是太上皇了。”

    朱旺笑了笑后道:“刘圭啊,你知道为什么朝堂里的老臣们换了一批又一批,而你却依然站在朝堂上吗?”

    刘圭拱手行礼道:“还请吴王殿下明示。”

    朱旺起身走到刘圭面前道:“圭!礼仪之玉器也。虽你有些迂腐,可你却也算得上一个好官。这些年你为朝廷,为百姓所做之事,也算对得起你这个名字。你和这朝堂之中的某些人不一样,他们有的图名,有的图利,还有的想名利双收。你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你太过于较真,可这也恰恰就是你的优点。但是你又不善于处理与朝臣之间的关系,自从你当上户部尚书之后,很多人把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按照你的性子,要不是陛下一直保着你,你早就别某些人给啃的渣都不剩了。”

    刘圭开口朝朱旺道:“敢问吴王殿下,您这些是何意?”

    朱旺一脸平静的道:“其实也没啥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陛下既然可以保你,那也就可以放弃你,这个下是陛下当家!告知和询问的意思你们难道不懂吗?有时候让你们提的只是建议,而不是意见,你明白吗?意见和建议的意思我想你应该都明白吧。”

    随后又看向其他大臣们道:“刚刚陛下是在通知你们,而不是要听你们的建议,你们不明白吗?”

    朱旺的话一完,常茂连忙朝朱标拱手道:“臣等遵旨!”

    接着就是整个武将集团齐声喊道:“臣等遵旨!”

    朱标扭头对朱雄英和朱义两人道:“这是朕给你们上的第一堂课!朝臣们对君王所提出的事情有建议之权,这是他们的职责,但是作为君王,你们得明白朝臣们的建议是不是对的,或者是不是你想要的,但首先你们得是个好皇帝。”

    两人连忙朝朱标拱手道:“”是 陛下!

    随后对大臣们道:“好了,继续议事吧。”

    不出意外,今日朝堂上朱标否了很多文臣升迁调任的事情,可对武将们提出增加军费的事情却大加赞赏,还赏了几名武将。

    退朝之后,朱标带着兄弟两人来到了御花园散步,边走边问道:“你俩知道今日我为什么要否决文臣吗?”

    朱雄英刚想回答,却被朱标给阻止了,扭头看向朱义道:“义,你来。”

    朱义回答道:“皇叔,您是要打压文臣。第一是因为文臣们今日反对了您的决定,第二则是您觉得最近文臣们有些不好的苗头。”

    朱标面带笑容的道:“那你有啥不好的苗头?”

    朱义回答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想必和礼前些告诉您的事有关吧?”

    朱标笑着点零头后道:“你的没错,可你搞错了顺序。第一点是因为礼告诉我的那些事情,其次才是因为那些文臣们反对我带着你上朝。”

    “我已经安排人去确认过了,礼所的事情确实是真的。他注意到了我和你父王都没注意到的地方,但是因为他手上人手的不足,所以没查出来那些地方官员之间相互勾连的事情。这些地方官之中,甚至有些人还和今日朝堂上站着的某些清流有关联,你觉得他们会不知道那些人在地方做的事吗?”

    “你父王的没错,有些缺官是为了名,有些人是为了利,还有一些人是想名利双收。当然了,这些都是饶本性,我从来都没奢望朝堂上全是一群清如水,明如镜的大臣。我允许他们搞动作,可我不允许他们只会搞动作,你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