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强藩王 > 第550章 消藩?父皇真的会那样做么?
    “改革么?”

    徐妙云的分析,得到了朱棣的认同。

    如果是他继承皇位,他也会这样做的。

    只是·····

    “夫人,就算大哥会改变父皇的一些政策,可这和孔家有什么关系?”

    见朱棣还没反应过来,徐妙云无奈,只能继续道。

    “如果仅仅是这些,当然和孔家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还会得到孔家的支持,可要是太子殿下不仅仅止步于此呢?”

    什么?

    朱棣微微一怔,随后陷入了沉思当郑

    他不是蠢货,相反还很聪明,不然,他也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之前他没有反应过来,那是他没有往这方面想,可现在,经过徐妙云接二连三的提醒,朱棣终于回过神来。

    刷!

    朱棣猛然抬起头,眼神惊讶的看向徐妙云。

    “夫人,你···你的意思是,大哥会对土地进行改革?”

    见朱棣终于反应过来,徐妙云神色凝重的点点头。

    “以臣妾的推断,八九不离十,不然,宁王此举,没有丝毫道理,虽然宁王和孔家有些间隙,可那些只是误会而已。”

    “宁王没有理由因为那件事,如此对待孔家,除了这点,臣妾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原因,让宁王决定,把孔家那那只鸡,给下人看。”

    嘶!

    朱棣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老大的胆子是不是太大了,难道他就不怕这样做,无法收场么?”

    “无法收场?”

    朱棣的反应,让徐妙云甚是无语。

    “怎么会无法收场呢,孔家虽然特殊,可在怎么特殊,这个下还是你们老朱家的,整个大明几百万将士,就算孔家又如何,难道他们敢造反么?”

    “如果他们敢造反的话,恐怕最高心莫过于宁王和陛下还有太子殿下了!”

    额!

    朱棣老脸有些发红。

    虽然父皇把皇位禅让给了大哥,可父皇还在啊!

    以老爷子的性子,如果孔家敢造反的话,那孔家面临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连根拔起。

    老爷子虽然忍着孔家,那是因为孔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再加上国家初定,治理国家还需要哪些儒生出力。

    所以,孔家才能依存下来。

    可要是孔家自己找死的话。

    那老爷子可不会在留着对方了。

    胡惟庸势大吧!

    可最后,还不是被老爷子给剿灭了。

    胡惟庸一案,牵连官员数万人,可老爷子杀起人来,眼皮都不眨一下。

    孔家!

    那是没有僭越,可真的僭越造反的话,老爷子可不会惯着对方。

    就算有那些儒生,孔家还是所有读书人向往的圣地,可老爷子才不会管那些呢!

    人性!

    老爷子早就摸清楚了。

    就算是他,也不会相信,孔家真要造反的话,那些读书人还会站在孔家这一边。

    毕竟,这和他们所学相违背啊!

    如此矛盾下,再加上帮助孔家,可是会丢了命,如此一来,那些成喊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读书人。

    还会站在孔家这边么!

    没有那些读书人支持,孔家算个屁啊!

    想明白这点,朱棣脸上不仅没有一丝高心神色,相反,他的脸色越发的阴沉,就像暴风雨来之前,那满的乌云。

    阴沉的宛如要滴水一般。

    徐妙云看着自己丈夫阴沉的脸色,心中又叹了口气。

    关于孔家的事情,只是她其中一点猜测,还有一件事情,她没有出口。

    如果出口的话,恐怕朱棣的脸色会更难看吧!

    可徐妙云眼神的闪烁,并没有逃过朱棣的眼神。

    想着刚才的事情,朱棣心中一动。

    “夫人,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没有完?”

    这!

    见朱棣看出来,徐妙云却犹豫了,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出来,如果出来,朱棣能接受么?

    可徐妙云越是犹豫,朱棣越是好奇。

    “夫人,咱们可是夫妻,难道还有什么话,不好么?”

    话都到这个份上了,徐妙云虽然不想让朱棣不高兴,可也只能坦言道。

    “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是臣妾觉得,太子殿下的改革,还不止这些,甚至还有更重要的····”

    “更重要?”

    “那是什么?”

    朱棣追问。

    这!

    徐妙云实在是不想,可看着朱棣期许的眼神,她只能紧咬贝齿道。

    “消藩!”

    什么?

    消藩!

    朱棣顿时傻眼了!

    “夫人,你···你怎么会这么想,大哥怎么会消藩呢,你·····”

    朱棣顿时结巴起来。

    要其他改革,朱棣并不太关心,毕竟这和他没有直接关系,甚至那些改革,他还能从中获的利益。

    不别的,就开海禁一事,就能缓解他军费短缺的问题。

    虽然他的封地在内陆,可也不是没有出海口,海津镇可是在他的管辖下,再加上北平和海津镇有运河相连,出海还是很方便的。

    海上贸易的暴利,他怎么会不清楚。

    大宋为什么能那么有钱,还不是因为商业的发达么?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直接促使了宋朝的繁荣。

    所以,朱棣对于朱标登基后,想要改变老爷子的国策,并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在这其中,他能得到实惠的利益。

    可现在,自家夫人却,大哥登基后,会削藩,这可把朱棣给吓了一大跳。

    “怎么就不会了,分封藩王,一开始,臣妾就不看好,可我只是一介女流之辈,事关重大,臣妾可不敢乱。”

    “可现在,为了王爷,为了咱们几个孩子,臣妾不得不。”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话的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臣妾觉得非常有道理,历史上的八王之乱,不正是因为分封藩王而发生的么?”

    “可这些教训,老爷子却视而不见,或许老爷子有自己的理由,可不得不,老爷子此举,虽然在他看来,是最好的选择,可在后后看来,确是后患无穷。”

    “如果朝廷每代都是明君的话,还没什么,可王爷你应该清楚,这根本就不可能,如此一来,其他藩王的势力,要是大过朝廷呢,那些藩王会怎么想。”

    “不旁人,就王爷您,您现在心中怎么想的,还用臣妾言明么?”

    徐妙云淡淡的看着朱棣,此次回京,如果朱棣能放下心中的野心还好,他们一家还能富贵平安一生。

    如果,朱棣放不下那份野心的话,或许,失去自由,是他们唯一的结果。

    甚至·····

    徐妙云暗暗的叹了口气。

    希望事情不会到那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