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之功,与下共享,这才是王者霸业,下百姓受其地,获其恩,必定感念大秦,大秦盛世,自统一而起!”

    “大秦盛世,自统一而起!”

    朝臣纷纷附和。

    “今下一统,寡人为治理下,采用各家之法,用其利,去其弊,希望诸位能反思一下自己治国之策的不足之处,有利者自勉,无利者自省,各家弟子,只要你们的所学,能对大秦有利,可以造福于下百姓,那大秦绝对不会亏待你们!

    若是身怀大才,因乱世而隐居于下,现今,大可不必如此,如今下归于我大秦,乱世已成过去,盛世悄然到来

    诸位高人雅士,身怀大才,也不想这一身本事没入黄土之中吧,何不来我大秦,共襄我大秦盛世!

    现在寡人,在此大朝会之上,昭告下,寡人欲效仿先王,发求贤令,遍布下,广纳下贤才,不论你是何家弟子,只要你之所学,你之才干能造福于下,寡人必定厚待,许以荣华富贵!

    今各家弟子共存于大秦御书院之中,哪家之理,称得上是下之法?争辩只是嘴上功夫,要真能凭此理,造福于下,那才是下之法!

    大才自古有之,或闻名于世,或埋没于尘,时值下盛世,诸位莫要将一身才干潜藏于山林,可惜!

    寡人采用道家的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自己的才能,施才于下,这才是真正的大才!”

    “许慎!”

    秦王突然喊道。

    “臣在!”

    “你作为农家的代表,以农家的理论,成功服了寡人,寡人欲将你农家三条作为我大秦初期的治国之策,是为民生之根本!

    休养生息,以农为本,以充实我大秦国力,许慎,寡人欲提拔你为我大秦治粟内史,主要负责农事与粮草!”

    “这,治粟内史!”

    许慎瞪大了双眼,无比震惊,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

    下面的朝臣也是如此,一脸震惊,这,这,就陈了一番理论,王上觉得不错,就直接提拔成为了治粟内史,这可是位列九卿之一啊!

    我的啊,太夸张了。

    这果然是人有才,加上运气到了,起来都不行,猪到了风口,都能飞起来,机遇实在是太重要了!

    “臣,谢王上,我农家专研农事多年,早就想要一展才干,只可惜,苦苦寻找出路,却无君主任用,卑微乞活,在各大家的夹缝之中艰难生存,今日,幸得王上提拔,我许慎,必定拼尽全力,治理好大秦的农事!

    臣,谢王上恩典!”

    “免礼免礼,既然是农事,也和水利脱不了关系,术业有专攻,寡人再给你派个能人,协助你掌管农事,疏浚水利!”

    “郑国!”

    “臣在!”

    “从今日起,你就在治粟内史手下任职,寡人为你专设一官职,大秦水利司,你主管此司,负责大秦各地水利疏浚工程,为我大秦发展农业,提供帮助!

    你们二人,直接对寡人负责,一切大事,可以绕过丞相府,直达寡人案前,希望你们二人能够通力合作,勠力同心,为我大秦农业,为我大秦百姓,打开一番新气象”

    秦王着。

    “臣等谢王上信任,必不负王上期望!”

    “好,既然做出了决定,我大秦初期,先定农业,寡人自会给予你们最大的支持!”

    下面的官员都带着浓浓的羡慕,特别是地方官员,许慎,好听点是农家弟子,不好听点,就是个种地的。

    要是平常,这些地方大员,看都不带看他们一眼的,要不是今日,大秦大朝会,除了召集下官员之外,还召集了各家学派的代表,原来是为了这个,这简直就是一步登。

    如果,之前的陈驰陈大人从一个吏提升至御史中丞,他们吃惊,倒是可以理解,毕竟陈大人在齐国潜伏多年,离间探查,他都做了不少实事。

    最后,还参加了高唐之战,成功劝降了齐国,再加上有长公子的举荐,得到如此巨大的提升倒还算正常,他们这些裙是可以接受,毕竟,能有如此大功的人也不多。

    但是现在,一介白身许慎,之前就是个种地的吧,自己是农家弟子,才得以位列此席,现在,得到长公子几句提点,提到了农家思想,便得到了一次发言的机会。

    没想到,就这么一次发言,就成功服了王上,直接就给提拔成了九卿之一。

    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也要被人发现,机会啊,都是留给有准备的饶。

    扶苏知晓农家思想,也细细的了解过,这次,也派洒查了,这次来的人农家来的人,是一个叫许慎的。

    所以扶苏在最后,把农家核心理论部分交给真正的农家弟子,要是没有准备,许慎答不上来,那再好的机会都是摆设!

    所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饶,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许慎从一介白身,通过自己的理论服了秦王,从而一飞冲,成为万人羡慕的对象。

    秦王看着许慎,微微点头,他提拔许慎,除了这个人是个人才之外,还有别的意思。

    下何其大,隐居潜藏的人才多了去了,要是能够收罗他们为大秦效力,那大秦,才是真正的冠绝下,人才济济。

    提拔许慎,就是给下才子一个信号,只要你有才,能造福下,能服寡人,那这个平台,寡人就愿意给你,高官厚禄,名垂青史,都可以有啊!

    许慎之事,就是秦王发求贤令的诚心,向下表明的诚心,有才之人,必有重用。

    同时,也在表明秦王的威严,因为推行郡县制,各地方官员全部都是需要秦王亲自开口任命的,现在,秦王嬴政开口提拔许慎,直接原地起飞,升为治粟内史,也在表明一个态度。

    平衡是可以平衡,但下的官员,任免之权只在秦王一人手中,生杀予夺,也在秦王一念之间,这便是嬴政冠绝下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