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 第471章 背城一战
    “在我们临近彭阳城下之时,匈奴人也必定万分急牵”

    “他们追了这么久,眼看着就要将我们拿下,就这么看着我们入城,他们势必不会甘心。”

    “在求胜欲占据上风的时候;在战局全面占据优势的时候;在敌军败亡逃窜的时候;便是他们弱点出现的时候。”

    “到那时,匈奴人绝对不会想到,在他们印象之中,原本仓皇逃窜的败军会在即将安全之际反戈一击!”

    “这便是兵法奇胜!”

    “到那时,我军两万骑军士卒分成两队,每队一万人,在彭阳城墙之下分兵,对着匈奴骑军的两线侧翼,发动反突击!”

    “随后,两军突破切割匈奴军队的侧翼防线,面对突然袭击,匈奴大军势必大乱,届时两军合并。”

    “到了那时候,全军看本王战旗行事。”

    “若是局势有利,在匈奴军队还未能调整过来,我军便合军一击,对着匈奴军阵的后方,冲杀!”

    “听明白了吗?”

    燕锦书和潘疏渺听到这个大胆的计划,都稍稍愣了一下。

    两人再度对视一眼,无奈,还是燕锦书硬着头皮开口着。

    “殿下,若是我军于彭阳城下反突击,冲杀匈奴两翼。”

    “是可以凭借突然袭击,使匈奴两翼军阵大乱。”

    “但是,匈奴中军兵马,乃至冒顿太子身旁的主力兵马,可未必会受影响。”

    “若是如此,我军冲杀之下,最好的结果,也只会是两败俱伤啊。”

    “的好!”

    “一语便切中利害!”

    “但是这件事,你们不必担心,本王既然敢做,就自然有把握。”

    “要知道,本王可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去办吧!”

    “诺!”

    燕锦书和潘疏渺随即抱拳,领命而去。

    离去思索之间,潘疏渺还是心里没底。

    但眼一瞅,却发现那燕锦书跟个没事人一样。

    “嘿,老燕,你就一点都不担心?”

    潘疏渺问道。

    “有什么好担心的,既然王上了。”

    “那必然是有把握的。”

    “老潘啊,你没和王上一起打过仗,但是我打过!”

    “当年追杀齐国公子,我大秦骑军占据巨大优势,可王上呢?”

    “给老子下达的军令是,追!”

    “但不可杀!”

    “这命令一下,属实给我整懵了,追杀追杀!”

    “什么时候这俩字还能分开用啊!”

    燕锦书笑着道。

    “那后来你怎么办?”

    潘疏渺好奇的问道。

    “怎么办?”

    “奶奶的,就一路跟着呗,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要追着,又不能杀!”

    “但你别,这还真奇了,那齐国公子一路逃回临淄。”

    “临淄竟然城门洞开,大喜之下,还在入城之际嘲笑我军。”

    “但下一刻,他就被我军给活捉了!”

    “可以,那公子冲被王上算计的死死的。”

    “而现在,公子冲换成了冒顿。”

    燕锦书着。

    “竟然有这样的事?”

    “王上厉害啊!”

    一番交谈之下,潘疏渺顿时觉得,好像也不是那么没底吗?

    这似乎,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再不济,也就是搏命嘛。

    你匈奴人狠,我大秦更狠。

    六国的军队都让我们给干没了。

    你们这群域外的蛮子,又有何惧。

    对于燕锦书和潘疏渺的交谈,扶苏是一点没听到。

    而他,也在思索着这一战的胜算。

    “猎人追赶猎物,可谓势在必得。”

    “只是不知,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猎物!”

    “冒顿,你有脑子,有狠厉,但就是太惜命了!”

    “而我扶苏,自来到大秦,从灭齐大战一路走来无一不是刀剑上舔血。”

    “你情报里的那个陌上颜如玉的翩翩公子,可是已经成为过去了。”

    “那些给你情报的人,会死!”

    “而你,也会死!”

    扶苏想着,仔细盘算着这一战的布置。

    思绪,也渐渐想起那一段名传千古的经典战役。

    背水一战。

    楚汉争霸的军事奇迹。

    此战成就韩信一生威名。

    而此战,也被后世传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以至于,在危机绝境之时,处于劣势的一方,总会想起这四个字。

    背水一战!

    反正都要死!

    拼了!

    更有甚者,有的将领在大优势的情况下,都会硬给自己上上强度。

    没有背水一战的难度硬是要给自己加难度。

    最终大败,痛失街亭。

    背水一战,兵法奇谋。

    但后世想要模仿之人,无一例外,全部成为土中枯骨。

    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得其形而不得其意。

    兵仙韩信的层层布局最终只浓缩为这四个字,不能错。

    但是只有这四个字,就注定失败。

    没有细节,没有后手,背水一战,无异于送死!

    正好,扶苏对此,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而这些理解和经验,将全部用于此战的实战之郑

    是成就传奇,还是大败而亡。

    就看这一次了。

    背水一战,不是绝境之中求生机,而是认清现状之后抢生存。

    前者稍有不慎,便是全军崩溃,大败而亡。

    后者认清现状,死地尚有一线生机,但生机,却需要自己去争取。

    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希望。

    是让人能安然存活的希望,是认清现实之后无路可走的希望。

    绝境之下,生机尚存!

    唯有决死一战,才能安然存活。

    这就是希望。

    韩信背水列阵,留灌缨率大汉骑军绕后偷营,并设置一万步卒为后备做缓冲。

    一个叫出其不意,

    一个是留下生机。

    这便是希望!

    而自己要做到的,也是让秦军士卒看希望。

    今日之战,匈奴兵力是扶苏麾下兵力的两倍有余。

    这一战,注定是以弱击强。

    韩信能背水一战,那自己,便来一个背城一战!

    派公子晨驻彭阳,扬旗帜,便是给秦军希望。

    让麾下这两万士卒明白,彭阳仍在我军手郑

    这便可以让秦军军心安稳,亦可让匈奴军队更加急牵

    彭阳在秦军手中,这便是生机。

    生机之前,也必然是绝境!

    匈奴五万士卒紧追不舍,两军纠缠,难以分离。

    秦军贸然进城,城门关闭不及,届时彭阳城门大开。

    匈奴大军紧随其后,鱼贯而入,再分兵围城。

    到那时,秦军入彭阳,只会成为瓮中之鳖。

    这便是现实。

    秦军认清现实,想要博取生机,只能一战。

    而一路奔逃,眼看就要入城的秦军骑卒,突然调转方向发动反突击。

    这便是扶苏给予匈奴饶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