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 第88章 造纸术
    “我还能骗尔等不成?”

    罢李复不禁咽了咽唾沫,了半李复口都干了!

    “侯爷,先饮点茶再!”

    郭嘉除了喝酒逛青楼外,对于这些新鲜事物也很是感兴趣,见李复口渴便当即给其倒了一杯茶,好听他继续。

    李复也不客气,伸手接过便喝了一大口,不过刚喝进去便吐了出来。

    “呸!这是什么味道?”

    李复话落,郭嘉便不解道:“茶啊!”

    “什么?”李复闻言看去,就见桌案上一个炭炉上放着一个砂锅,里面除了放有少许的茶叶外,还放有七七八八很多东西。

    总之那味道喝起来就别提了,几乎酸甜苦辣都掺杂其郑

    “怎么,侯爷难道没有喝过?”徐庶见状问道。

    “非也!”李复傲娇开口:

    “这般味道实在让人难以下咽,改日本侯让尔等尝尝什么才是正宗的茶!”

    话到这里,李复不禁停顿了一下,对啊,茶叶也是生财之道啊!

    因为凉州大面积土地都不适合种植茶叶,所以李复一时间也没想起来。

    不过此刻李复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那就是陇南这个地方还是可以种植茶叶的,对照前世的话应该就是文县附近。

    在李复的印象中,贵州是前世茶产量最大的省份,其次就是靠近贵州的四川和云南。

    然而陇南这个地方在前世就处于甘肃、四川、陕西三省的交汇处,距离九寨沟非常的近。

    因此也受到这边的气候环境影响,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种植。

    “哈哈…”想到这里,李复当即拍掌喝道:“奉孝、元直,你二人方才不是百姓想种植其他作物增收的问题吗?”

    “咳咳…的确如此!”

    听李复这么一,二人也不禁脸红,本来是来商谈这个问题的,怎么不知不觉就跑题了?

    “既如此,二位仁兄可张贴告示…”李复点头道:

    “明告所有百姓,在秋收以后可种植黄豆及云薹(以后称为油菜),陇南地区的百姓还可以在荒山上开垦种植茶叶,这两种作物同样会有人专门收购。”

    到这里李复强调了一下:

    “今后工坊收购的事情,府衙只做统筹和通知,我会让马三负责收购。

    工坊虽然属于我李氏,更准确来是我个饶产业!

    但公事公办,府衙该收取多少商税,就收取多少商税。

    既然凉州要改革商业,就必须有规划的管理,百姓们种植的葡萄等同样收税,不过象征性收一些就好了!”

    “那收多少合适呢?”

    二人佩服李复格局的同时,也不免开口问道。

    李复沉思了一会儿道:“商税就十税一吧!至于农税便百税五。”

    “侯爷之格局,实令属下敬佩!”

    二人闻言当即起身对李复深鞠了一躬,像李复这般作为,二人还是第一次见。

    按理武威作为李复的封地,这里的税收就相当于是他的私人财产,交与不交其实没有差别。

    但二人是知道的,从赴任以来凉州府衙的一切用度都是李复个人在承担,如今又上交赋税,这相当于是两头出钱。

    虽李复也有得赚,但一码归一码,不可混为一谈。

    毕竟那是李复以李氏的名义赚的,而且还带动了百姓们的收入,最主要是李复给自己定的商税如此高,给百姓定的可就低多了!

    “不必如此,此乃本侯份内之事!”

    李复罢便拿起笔来道:“如此,本侯再将其写下今日所之事,以免二位忘记。”

    “侯爷不必!”二人闻言赶紧打断。

    “这纸张造价昂贵,侯爷没必要浪费,您方才所言我等已然记下。”

    徐庶话落,李复便开口问道:“很贵?多贵?”

    “一钱两张!”郭嘉直言道:“府衙最大的日常开销便是纸张,这其中全是侯爷消耗的。”

    “咳咳…真他娘的心黑!”

    待郭嘉不咸不淡的完,李复便尴尬的吐槽,这也怪不得李复,毕竟纸张的确要方便一些。

    而且前世的习惯决定了李复的确是用不来刻刀,或者在竹板上写字,而且那样也不方便。

    看着二人幽怨的眼神,李复很快就反应过来问道:“你什么?一钱两张?”

    “的确如此!”郭嘉点头道。

    “哈哈哈哈…”李复闻言大笑:“如此商机不就来了吗?”

    “侯爷此言何意?”

    “二位不必着急,过段时日本侯给二位一个惊喜。”李复闻言笑道:

    “好了,如此本侯便走了!剩下的事情便交由二位负责了!”

    话落,李复便大摇大摆的离去,看得二人是一阵无语。

    离开府衙,李复便将马三给找来。

    前世李复曾经了解过造纸的工艺,其实也很简单。

    首先就是先将树皮竹节等切碎,清洗干净后用石灰水寖泡,以分解其中的纤维。

    随后用大火蒸煮,之后用碾子碾成稠浆状置于水槽中,最后再用间隙的竹帘在水面表层捞取一层薄薄的纸浆。

    随后将竹帘置于空地过滤多余的水分后,再将纸张从竹帘上取下置于平整的木板上阴干就可以了!

    待李复将这一切流程用笔写下,又嘱咐了他一些重要事项之后,这才接着道:

    “对了,你有空物色一些精通于烧制陶器,还有精通雕刻的匠人,到时候我有大用。

    只要发现这样的人,全部给我留下,本侯可每月给予三百钱的工钱。”

    “三,三百钱?”

    马三有些错愕,作为匠人这会不会太高了?

    “没错!”然而李复却是一本正经的道:“记住,任何时候人才都是核心竞争力!

    你平时也多关注关注,看看有哪些方面的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招进匠作监内。”

    “是,侯爷!属下明白了。”

    见李复严肃的模样,马三当即应是!

    又与马三聊了一阵李复这才返回府中!

    接下来的时间,李复都在不断的推出新的政令,凉州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

    首先就是经过砖窑的生产,随后又经过匠人们的建设,凉州第一座以红砖建造的建筑也终于完工,那就是粮仓。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水泥还没有烧制出来,用得是生石灰代替,否则可以建的更高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