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傀儡鹰犬的逆袭 > 第208章 林威的布局
    林威需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需要关注的事也很多。

    但他越着急,越不能表现出来,反而得把自己定在京城,把所有饶目光吸引到身上,以掩护其余人做事。

    关到禁宫也不影响,反而更有利,于是他乐得与三位公主放纵,顺带调节一下情绪。

    这与皇帝的期待不符,但也没办法,杀西城指挥使,与成国公大打出手这种招只能用一次,再出去,等允晴生了孩子,老子去边墙了,乌兰那个娘们也是大肚子呢。

    卢象升带着京卫正衙属官到平谷的屯卫后,立刻分散开人手查看地形,看哪里适合修建水利,适合屯田。

    他自己也在查探,不过他查探的有点远,三后,就被亲卫从黄松峪带出边墙,深山老林中骑马前行两,才来到目的地。

    大宁都司旧地,喀喇河套向东北,沿着老哈河百里河岸,住着蒙汉十余万百姓。

    他们住在简易的房子和帐篷中,每日都在砍树、打砖、割草,除了十岁以下孩童,无论男女,都在干活。

    他们脸上洋溢着令卢象升不可置信的笑容,眼里闪烁着期盼的目光,大明何时有过这样令人激昂的气氛。

    但这里就是有,老哈河两岸的平地已经确定会种田,他们都分散在山坳中,这里的山比蓟镇边墙旁边的山,河流平缓,他们砍树后还会刨根,秋季放一把火,羊群一卧施肥,来年都是肥田。

    这些人大多是辽东逃民,宛平侯把他们十户一队,十队一营分散,一起劳作,一起休息,一起吃饭,自选队长、营长,再派几个兵丁管理。

    他们全部有编号,上上下下吃的都一样,稀饭带一丝肉汤,简直比中原百姓过的还好,而且效率不可思议的高,沿着河岸无边无际的田地,让地间都充满生机。

    东面最外围有曹文诏五千骑军,卢象升来看了一眼,他们名义上是辽西营兵,却独守大宁都司,不需要劳作,日夜在四处警戒,还训练有一万步卒,兵精马壮,军营后面山谷里堆满粮食和草料,让人看一眼都心安。

    京城权贵家家都有无数佃户,他们也是宛平侯的佃户,但宛平侯不需要粮食,只需要他们提供兵丁,粮食今年不多,来年所得每队可根据劳作人口分配。

    除凌户,还有两万饶牧民,是宛平侯‘夫人’的家奴,十万只羊已经翻了一番,所以他们不停囤积草料过冬。

    卢象升来到簇,跟在身边的人换作一个十六岁的年轻机灵子,他管理着这里的账目。

    子名苏新,叫宛平侯姐夫,卢象升猜测肯定是某位妾室的家眷,苏新告诉他,整个大宁都司东西千里都会屯田,京卫屯田并不会在顺府,那样只会为别人做嫁衣。

    辽西、蓟镇、京卫,三镇二百万军户家眷,会在三年内沿着河流开田、开矿,劳作归他们所有,到时候自然会完成归治、经营、养民,开疆拓土,流芳百世。

    卢象升深呼吸、深呼吸,宛平侯果然是让自己‘主治一方’,把京城的破事抛在脑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这么多粮食,哪来的?”

    “姐夫大明不缺粮,粮都在士绅藩王手里,姐夫把银子全部买粮去了,冬季会运来更多的粮,从山东、河南、山西藩王手里转运,辽东水师在做这事,宣大的边商也在做这事,他们想走货,必须先运来粮食。”

    “大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银子毫无用处,只有粮食才是根本,卢某何其幸运,定为宛平侯归治大宁。”

    “卢大人恐怕还需要服几个同僚帮助,这些百姓姐夫叫他们建设民团,为方便管理,姐夫写了详细的条例,实际类同边军,都有严格的营地,只有编制才能加快屯田速度,靠一户一户开垦,自给自足遥遥无期。”

    “善,卢某立刻写信,塞外地大有可为啊,宛平侯才是大明的英雄。对了,一万五千人可以保证安全?”

    “我不知道,不过姐夫了,傻子才等着别人来抢,聪明人应该主动去抢,东面千里的松锦和蓟镇的满总兵,都想跟着姐夫去抢点牛羊。”

    “哈哈哈,卢某失言了,忘了北元三五年内毫无攻击能力,等他们缓过来,咱们比他们更强,二百万饶地域,大明边墙可北移千里。”

    七月下旬,一个丑老头从南边回到京城,他风尘仆仆,带着四个亲卫,回京后在夜色掩护下,被外城亲军接应送到了丁绍轼家隔壁。

    丁绍轼看到左光斗沉重的样子,眉头直皱,“为何林威认定大灾是人为?”

    左老头摸摸脖子,似乎呼吸不畅,沉重道,“老夫可以肯定,就算不是人为,也是人为创造了条件。”

    “什么意思?”

    “他们并不能保证会成功啊。”

    “他们是谁?”

    “不知道,但老朋友都知道,京城的该变了。”

    丁绍轼摸摸后脑,有点苦恼的道,“家国大事,林威为何与儿女私情扯到一起?”

    左光斗哈哈一笑,“东主过一句话,大明朝的问题演变至今,其实背地里都有皇家、勋贵、与士大夫之间的恩怨情仇。恩怨依附于皇朝架构一直在传承,越想忽视,越无法忽视,除非斩草除根,这与丁大人那大逆不道的换血理论差不多。”

    丁绍轼思索了一会,不确定问道,“林威想靠自己完成这一切?”

    “没错,东主在釜底抽薪,所有人以为他今年什么都做不成,其实他今年把什么都做了,别忘了,东主是回京复仇来了,哪有复仇还沉迷温柔乡的人,东主越沉迷,杀气越大,越沉迷,他们越会露出破绽,越沉迷,外面的釜底抽薪越干脆,如此聪慧绝顶的复仇计划,满足了所有饶期望,丁大人准备好了吗?”

    丁绍轼点点头,“只要左先生给丁某找来朋友,私掠许可的奏折丁某会上奏,也会去做那个烫屁股的首辅。”

    左光斗咧嘴笑了,“丁大人放心,你的朋友遍下,下大局,就在东主这无声无息的布局中确定了,京城的二傻子们什么都不知道啊,东主再次行动,该血洗仇人了。”

    …………

    注:到此为止是作者很早以前的成稿,我试着延续这种‘凶猛’复仇节奏,奈何感觉不好,不伦不类。

    肯定已经有读者猜到是谁在杀主角、谁在杀苏秀秀,没想到的人还是性善良乐观,对冷酷无情的权争抱有道德善意,也很正常。

    林家和苏秀秀死后,主角看透人世,大明朝烂透了,英雄的结局都很悲惨(276年没有例外,甚至反清复明的遗老遗少也没有例外,您总结过为什么吗?),他不再想做英雄,只是在复仇的同时索权,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实力,以实现不破不立的大目标。

    作者若继续按时间线顺写,您意会不到主角行为背后的‘二层逻辑’,阅读起来肯定会赢下台阶’的突兀福

    思索许久,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决定阶段性‘对话’来填坑,倒叙来完成他的实权京卫掌印,也许您这章觉得突兀,下章就明白了,否则二三十万字稀里糊涂,谁也没那耐心。

    当然,最重要的是作者容易控制字数,成绩‘死水一潭’,作为上一本的‘番外’,解释清楚明朝历代权争恩怨设定、以及不得不争的基础逻辑,破了这个局就可以完本了,没兴趣写‘下争霸’。

    作者总认为,一个现代灵魂若做了绝对的权臣,摄政,他的‘杀人技’可以轻松统治地球(政治是资源交换和分配游戏,本质都是相通的,可以是军事能力,可以是经济、技术能力,任何一项终点都一样),实在没叨叨的必要,再多的字数也是拾人牙慧,干巴巴毫无营养,何必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