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小说 > 历史军事 > 真厢定侣 > 第66章 舍身取义
    崔老夫人见到女儿醒转,一言不发,只是瞪着两只哭的通红的眼睛默默流泪,十足一个泪菩萨,不由悲从心头起,恸哭道:“啊哟,我可怜的孩儿啊!”

    “老身我也是快六十的人了,死了也就死了,孩儿你风华正茂,正值妙龄,连婚都未结,我和你爹爹的心愿还未了,老身即便是死,也死不瞑目啊!”

    法本长老见状,连忙抬起袖子心的替她擦了擦泪水,口诵佛号劝解道:“阿弥陀佛,老夫人乃有大福报之人,断不可自暴自弃,一定要保重贵体啊!”

    若是在平日,长老如此亲昵举动,一定会惹得老夫人驳斥,但此刻的她早已方寸大乱,已无暇避嫌和规礼,任由长老擦拭,一点儿也不阻拦。

    莺莺姐听母亲“死”字,顿时心中一阔,就想到了舍身赴死的主意,心中暗道:想我崔莺莺也是堂堂相国之后,名门千金,如何能从了那贼强盗?

    若任由那贼头孙飞虎抢了去,百般蹂躏羞辱,倒不如我此刻自己动手,自裁了断,这样一来,最起码能保住清白之身!

    想到这里,她顿时止住了哭,一把拉住老夫饶手道:“娘啊,你也别太伤心难过,以免哭坏了身体!”

    “女儿我有一计,可让贼兵退去,保全全家老,一寺僧俗的性命!”

    众人正无计可施,慌作一团,突然听莺莺姐称有托之策,不由一惊,一个个面露期许,悬着的心也都缓缓放下了一些。

    法本长老望着梨花带雨,清丽绝伦的莺莺姐,心中暗暗赞许道:啊哟,都莺莺姐文采斐然,满腹经纶,谋代卓文君,如今看来,真的是名副其实啊!

    老夫人正心中一团乱麻,哭的肝肠寸断,突闻女儿有托妙计,顿时蓦然收起泪水,忙不迭的问道:“啊哟,这真是好事,孩儿啊,快快将妙计来!”

    莺莺姐脸上不悲不喜,眼神坚定的望向母亲道:“娘,既然那狗贼孙飞虎执意要掳女儿去当玩偶,那就让孩儿自裁了断,彻底断了他念想吧!”

    “他要抢的,是国色香,倾国倾城的美娇娘,冰冷的尸首断然是不会要的。”

    “待我死后,娘亲只要将女儿尸体送出寺去,孙飞虎心愿破灭,自觉无趣,一定会退兵的!”

    众人本来都是一脸期许,对莺莺姐抱着大的希望,怎么也没想到她却是要自裁了断,顿时一个个如泄气的皮球,摇头哀叹起来。

    法本长老紧闭了双目,一边默念佛号,一边心中暗道:啊哟,我道是什么妙计哩,却原来是自暴自弃啊!

    这算哪门子的妙计,简直是比馊主意还馊主意哩!

    只有自保且托,方才是妙计啊!

    老夫人一脸期待的等女儿献计,却不料听到的是女儿要自裁,顿时一愣,眼泪噗噜噜就涌了出来:“哎哟,好我的孩儿哟,你这是什么傻话哩,为娘的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你去寻短见?”

    “即便非要寻死,也是为娘先死啊!”

    莺莺姐一脸淡然的道:“娘亲啊,死了孩儿一人,却可以保全咱一家人,保全整个寺庙,这可是两全其美。”

    “孩儿自事事都依娘亲所言,这次就让孩儿自己做一回主吧!”

    “娘亲就当没有生我这个女儿,没有养育我这一十九年!”

    “您与爹爹的养育之恩,女儿我只有来世再报了……”

    着鼻子一酸,再也忍不住的放声大哭起来。

    老夫人看着女儿这般模样,顿时心如刀割,一把扯住莺莺姐的衣袖道:“我可怜的孩儿啊,你若非要寻死,娘亲我也不活了……”

    莺莺姐闻言,不由想道:我要舍生取义,可娘亲却不舍,看来在寺里是死不成了!

    既然寺里死不成,那我只有到外面娘亲看不到的地方死了!

    只要一到哪强盗大营,我便咬舌自尽,那样即便身死,母亲也眼不见为净,不会那么伤心了!

    想到这里,于是颤声道:“娘啊,孩儿我还有一计,保管能托军!”

    众人闻言,一个个蓦然抬头,再次一惊。

    老夫人一脸茫然的抬起头来,将信将疑的问道:“什么计策?”

    莺莺姐沉声道:“娘亲只要将女儿献给那贼首孙飞虎,他得了压寨夫人,自然就退兵了,也不会再为难其他人!”

    众人闻言,再次泄气,一个个不由长吁短叹,心中想:唉,这相国府的千金姐,京城才女,今怎么魔怔了,光胡话哩?

    现在我们商议的,就是保全你性命,不能将你送出去,还能保全寺内大僧众的计策,若能如此简单,咱们还商议个毛线?

    若是让你去白白送死,来换取我们大家的性命,即便我们这些人能活,但以后的漫长岁月哩,哪里还有脸见人?

    不但是众人觉得不妥,老夫人更是脸色大变,拉住女儿的手连忙开口道:“孩儿啊,这万万不可!”

    “想我崔家,也是官宦之家,从来没有犯罪之男,更没有再嫁之女!”

    “若女儿你将自己送与那贼首孙飞虎当了压寨夫人,岂不是辱没了我相国府门第,更毁了我崔家百年清誉,这万万不可啊!”

    莺莺姐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心中不由埋怨道:啊哟,好我的娘亲啊,你真是太糊涂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一个不慎就要寺毁人亡,尸横遍野,你却还在关心什么“门第”,口口声声什么“清誉”,难道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比人命更加可贵吗?

    于是心中更加坚定,一脸不容置疑的道:“娘啊,俗话的好:火烧眉毛顾眼前,那些繁文缛节的糟粕,你别考虑太多,也不用想那么长远!”

    “娘亲若是将女儿送出去,有五大好处!”

    老夫人向来专横独断,治家严苛,对礼仪规矩看的很重。

    突闻自己看重的这些,都是可以忽略的糟粕,心中暗暗不爽,刚想开口纠正,就听女儿送出去有五大好处,遂心下好奇,不由问道:“有那五大好处,你且讲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