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小说 > 历史军事 > 真厢定侣 > 第162章 搬弄是非
    郑恒看着红娘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这丫头怕是与那穷秀才有私情。待我明日亲自登门拜访,去见我那姑母。我要装作全然不知的样子,撒下一个弥大谎,就张君瑞高中状元,已经在卫尚书家入赘为婿。”

    想着想着,他的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狡黠的笑容。

    “我那姑母,耳根子软,又喜欢搬弄是非,她向来疼爱我,必然会站在我这一边。”

    郑恒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得意地抚摸着自己身上华丽的衣服,似乎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信心。

    “且不其他,单看我这一身华服,也足以让她心动。我自幼在京城与姑母一同生活,还能吟诗作对,姑父曾许诺将莺莺许配于我,谁敢出尔反尔!”

    想到这里,他的眼神中不由透露出一丝傲慢与自信。

    “我若蛮横无理,那莺莺还能逃到哪里去!”

    郑恒心中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成功的场景。

    此时的他,完全被自己的私欲和嫉妒所蒙蔽,一心只想着如何欺骗和伤害别人。

    正是:欲将恶善欺良意,聊作行云覆雨心。

    且那老夫人,昨日遣红娘去见侄儿郑恒,听红娘回来,侄儿召见她是为了询问亲事。

    不由心道:这门亲事,本依着我的意思,是要许给侄儿的,何况又是老相爷生前许下的。

    谁料想我这不成器的女儿与那张君瑞竟然做出这等丑事。

    事已至此,侄儿有些怨怼之言,也在所难免。

    且备下酒席,料想今日侄儿必会来拜见我。

    话间,郑恒已到,因是姑母至亲,故而无需通报,直接进了内堂,见到老夫人,便赶忙跪下行礼,道:“姑母大人在上,不孝侄儿郑恒叩见姑母大人。”

    老夫人已有许久未见侄儿,她对郑恒有着一种无来由的偏爱,即便郑恒相貌丑陋,性情暴戾,行为不端,她也视若无睹,充耳不闻,正所谓“自家孩子万般好”。

    在她心中,侄儿郑恒才是最称心如意的佳婿,今日一见,犹如得了珍宝一般,喜极而泣道:“侄儿啊,许久不见你的身影了。”

    郑恒昨日被红娘一顿抢白,心中怒火中烧,暗骂姑母老糊涂,对于是否亲自上门一事,一直犹豫不决。

    今日一见,本来心存不满,可看到姑母这样,似乎仍然疼爱自己,便也不得不做做样子,假意哭道:“姑母,侄儿想死您了。”

    老夫壤:“孩儿既然来了,为何不住在家里,反而要住店,不来见我?”

    郑恒道:“侄儿听闻表妹已另许他人,哪还有脸来见姑母!”

    老夫壤:“这也不能怪我啊!当时孙飞虎带兵围困普救寺,扬言要抢女儿,你却迟迟不来,危难关头,幸得张君瑞挺身而出,击退贼兵,我只好将女儿许配给他。”

    郑恒道:“哪个张君瑞?”

    老夫壤:“便是那洛阳人,姓张名珙,字君瑞的张生。”

    郑恒道:“原来是他,想必就是今年的新科状元了。”

    “侄儿在京师时,曾看过金榜,上头有洛阳张君瑞的大名,他夸官游街三日,我也曾目睹,他看上去约莫二十四五岁。”

    “游街的第二,前方仪仗行至卫尚书府门前。卫尚书的姐年方十八,待字闺中,便在御街上搭起一座彩楼,抛球招亲。张君瑞恰好路过,只见一只彩球,不偏不倚地砸中了他。”

    “当时我骑马在旁观看,那彩球险些儿也砸中了我呢。”

    “我见卫家涌出十几名丫环仆人,如狼似虎地将张君瑞拉下白马,生拉硬拽地抢了进去。”

    “我还听到张君瑞大喊:‘我已有妻室了,我是崔相国家的女婿。’那卫尚书位高权重,才不管这些,命人将张君瑞拖了进去。”

    “尚书道:‘我女儿奉旨搭彩楼,抛球选婿,如今彩球打中了你,便是作之合。你只能让崔家姐做妾,她是后到的,没资格居正室。’此事在京师引起轩然大波,我也因此才知道张君瑞这个人。”

    老夫人听了,顿时怒发冲冠,道:“我早就看穿这秀才不是好货,丁点委屈都受不得,今日果然辜负了我家的期望。”

    “想我崔府,那可是名门望族,相国之家,世世代代从未有过将女儿送去给人做妾的道理!”

    “也罢,既然张君瑞已奉旨娶妻,孩子,你就去挑个黄道吉日。遵照你姑父的遗愿,前来拜堂成亲,仍旧做我家的女婿便了。”

    郑恒听了,心中暗自窃喜,心道:这老太太可真好骗,中了我的诡计了。

    虽然心中这般想,他表面上却还装出一副假仁假义的模样,道:“姑母,这样恐怕不太好吧。要是张君瑞找来算账,那可如何是好?”

    老夫人怒气冲冲地回道:“他敢来!有我在此坐镇,他能怎样!等明选个良辰吉日,你就直接过来。”

    郑恒喜不自禁,道:“多谢姑母玉成。侄儿这就去筹备婚宴酒席、茶点彩礼,选好了日子,立刻过来。姑母,侄儿就此拜别了。”

    他拜了两拜,兴高采烈地回住处去了。

    红娘在一旁劝道:“老夫人啊,表少爷的话岂能轻信,还望老夫人深思熟虑、三思而行啊。倘若张先生没有奉旨娶妻,他日荣耀归来,两家该如何应对?”

    老夫人听了红娘的话,心中暗自思忖,我本就不情愿将女儿许配给张君瑞,之前几次赖婚都未能得逞。这次郑恒来了,又有这一番传闻,真是助我也!

    这恰好给了我赖婚的绝佳借口,管它是真是假,哪怕是假的,我也要当成真的。

    待到女儿与侄儿拜堂成亲,生米煮成熟饭,我看你张君瑞能有何法子。

    于是道:“红娘,休要再言,侄儿的话,句句在理,况且是他亲眼所见,又怎会是谎话!退下!”

    红娘愤愤不平地退下,她始终坚信张君瑞绝不是那种喜新厌旧之人,郑恒的话断不可信。

    她敏锐地察觉到,老夫人又在借着这流言蜚语赖婚,可如今张相公不在,自己也是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