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 > 第145章 文天祥
    唐朝。

    魏征来到记录幕的官吏面前,找寻了许久,最后拿起一张写着密密麻麻文字的纸走上前。

    “陛下,这个南宋王朝走到尽头了。”

    李世民好奇的接过魏征手中的那一张纸。

    李世民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之前讲元朝时候记录的内容。

    “公元1279年。”

    李世民又问道。

    “那个弱智皇帝是哪一年登基的?”

    “公元1265年,距离南宋灭亡只有14年了。”

    李世民沉默片刻,算是为南宋默哀。

    虽然南宋一直被幕,被后世诟病,但是它好歹是被后世承认的王朝,也是一个汉人王朝。

    而后的元朝不仅把汉人划分等级,而且元朝朝廷被元朝贵族所把控。

    在李世民眼中哪怕元朝最兴盛时期,都比不上宋朝没落时期让百姓心安。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一个弱智皇帝又如何能治下呢?】

    【宋度宗继位之后,每日都在后宫和嫔妃享乐。朝政全都由权相贾似道把持】

    【由于文祥过于激进,看朝廷腐败官员不顺眼,遭到人陷害,罢官回乡】

    【文祥也对朝廷心灰意冷,打算回乡,修身养性,终生不再入仕】

    【然而,此时的蒙古大军步步紧逼,南宋朝廷朝不保夕】

    【在老师的举荐和劝导下,文祥再次入临安为官,但又屡遭贬谪】

    【公元1274年,文祥被委知赣州,期间“谏诤有风烈,治郡持节,廉明有威”】

    【公元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宋廷诏令下兵马勤王】

    【文祥捧着诏书流涕哭泣,他虽是一介书生,不通军事,但是在他的号召下,各英雄豪杰群起响应,聚集兵众万人】

    【朝廷得知消息后,命文祥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身份率军入卫京师临安府】

    【他的朋友劝文祥,这一万多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元朝的对手,可是文祥以报国为志,愿意为国捐躯,死而后已】

    【同年8月,文祥率兵到临安,可是与文祥想象的不同,到达临安之后他并未得到重用,反而被晾到一边儿】

    【同年10月,文祥抵达平江,支援被元军攻打的常州】

    【文祥派遣将领麻士龙、朱华、尹玉、张全支援常州】

    【然而总是人数过万,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是蒙古铁骑的对手】

    【文祥手下行到虞桥,麻士龙战死;朱华率领广南军队,战于五牧,被打败,尹玉也被打败】

    【尹玉兵败和张全争夺渡船,张全为保命竟然命手下对尹玉部下刀剑相向,张全一箭不发,逃跑退却】

    “呵呵,简直刷新我的认知下限!我以为宋朝皇帝已经够无能了,没想到还有更奇葩的,竟然让一个弱智当皇帝!”

    “你他弱智吧,人家知道寻欢作乐,真是,人性啊!”

    “乌合之众,这哪里是乌合之众啊,这都是爱国百姓,以躯报国!”

    “我不会苛责张全,毕竟没上过战场,很难体会到战场的残酷。”

    【当蒙古大军屠杀了常州全城的百姓时,朝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让文祥回防临安,放弃常州等地】

    【公元1276年,文祥担任临安知府,之后又升任枢密使。不久,再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随着元军逼近临安,南宋投降,派遣文祥求和】

    【文祥与元军主帅伯颜在皋亭山争论,伯颜发怒拘捕了他】

    【文祥与他的侍客杜浒等十二人,于夜间逃离,一路直奔真州,才敢停歇】

    【真州上下,以为文祥是朝廷派来劝降的,意图杀掉文祥】

    【前往截杀文祥的苗再成不忍心杀他,欺哄文祥到相城垒外,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如果文祥意图劝降,就立刻杀了他】

    【文祥痛彻心扉,表明忠义,才让众人相信,之后派人护送文祥到扬州】

    【之后几经辗转,多次躲过元军追杀和搜捕,才得以和逃亡的朝廷相聚】

    【期间带领军士抗击元军,文祥的母亲曾氏同他唯一的儿子文道生都在军中感染瘟疫病死了】

    【不久,文祥部下叛变,被元军俘虏】

    【文祥吞下冰片自杀,可惜自杀未遂,被救了回来】

    【元军也久闻文祥盛名,对他也以礼相待,文祥被逼无奈之下,写下了那首《过零丁洋》,以此表明自己对南宋朝廷的忠心】

    【文祥被俘后,元军把他带到厓山,希望他写信劝降,文祥不从】

    【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员,忽必烈听文祥的事迹后,对其心生敬佩,亲自劝文祥归元,文祥誓死不从】

    【南宋降官多人请求放文祥归隐道观,早已投降的官员留梦炎不同意,言文祥离去必定号召下,反抗元朝,此事最终作罢】

    【被关三年,文祥宁死不从,期间文祥收到女儿书信,得知妻女都在宫中为奴,心中悲痛万分】

    【他知道,自己只要投降元朝,只要肯松口,必定可以和妻女团聚,可是文祥终究未曾投降】

    【公元1282年,中山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祥】

    【京城也有未署名的书信,某日火烧蓑城苇,率领两侧翼的士兵作乱,丞相就没有忧虑了】

    【元朝怀疑书信中的丞相指的是文祥,于是忽必烈召见文祥,文祥但求一死】

    【忽必烈不忍心,挥手让他退去,有人建议答应文祥的要求,让其一死】

    【起先忽必烈同意,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但文祥已经遇害】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忠贞之士,即便是敌非友,也会受人敬佩。”

    “文祥,文云孙,文丞相,一路走好!”

    “临患不忘国曰‘忠’,秉德遵业曰‘烈’”,文祥谥号“忠烈”!”

    “文祥完成了少年追求,谥号为“忠”!”